全国首艘“渔光互补”养殖工船椒江投产,开启绿色养殖新篇章

台州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7-14 06:39:28 评论:0

近日,我国首艘“渔光互补”养殖工船在椒江成功投产,这标志着我国在绿色养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该养殖工船甲板发电,舱内养鱼,年收益翻番,为我国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“渔光互补”养殖工船,顾名思义,是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。这种养殖工船采用光伏发电系统,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为养殖提供能源,同时舱内养殖的鱼类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进行生长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椒江作为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,近年来,当地 *** 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,努力实现渔业绿色发展。此次“渔光互补”养殖工船的投产,正是椒江渔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举措。

据了解,这艘养殖工船全长50米,宽10米,甲板面积达500平方米。甲板上的光伏发电系统由3000多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,装机容量达500千瓦。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,每天可发电约2000度,满足养殖工船日常用电需求。

舱内养殖的鱼类包括鲈鱼、大黄鱼等,养殖密度约为每平方米10公斤。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,该养殖工船具有以下优势:

1. 节能减排:光伏发电系统可满足养殖工船日常用电需求,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,降低了能源消耗。

2. 提高产量:利用太阳能发电,为鱼类提供充足的光照,有利于鱼类生长,提高养殖产量。

3. 绿色环保: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,保障了水产品的品质,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。

4. 便于管理:养殖工船集养殖、发电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,便于管理,提高了养殖效率。

据养殖工船负责人介绍,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,该养殖工船年收益可翻一番。此外,养殖工船还具有以下特点:

1. 抗风浪能力强:养殖工船采用先进的设计,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,可在海上养殖。

2. 养殖环境稳定:养殖工船内部环境稳定,有利于鱼类生长。

3. 养殖周期短: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,养殖周期缩短,提高了养殖效率。

这艘“渔光互补”养殖工船的成功投产,为我国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。未来,我国将加大对绿色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,努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这一创新模式也将为我国渔业产业注入新的活力,助力我国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台州新闻网是台州地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,提供台州民生新闻,台州热点新闻,台州时政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