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农光互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,万亩板下中药材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
台州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8-05 07:39:40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,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。在浙江省临海市,一个名为“农光互补项目”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该项目不仅实现了并网发电,还带动了万亩板下中药材产业的发展,使得产值成功突破亿元大关。

临海农光互补项目位于临海市某乡村,占地面积约5000亩。项目采用“光伏发电+农业种植”的模式,将光伏板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。在光伏板下,农民们种植了多种中药材,如黄芪、丹参、白芍等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板下中药材”产业。

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,经过近两年的建设,已于2021年成功并网发电。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兆瓦,年发电量可达1200万千瓦时,为当地提供了稳定、清洁的电力供应。同时,光伏板下种植的中药材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据悉,万亩板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。在项目带动下,当地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。以黄芪为例,每亩产值可达1.5万元,是传统种植模式的数倍。此外,中药材种植还带动了当地就业,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。

临海农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:

1. 政策支持:我国 *** 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伏发电项目。在政策扶持下,临海农光互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。

2. 技术创新: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农光互补技术,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。这种创新模式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3. 产业融合:项目将光伏发电与中药材种植相结合,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。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,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

4. 农民参与:项目在实施过程中,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。农民不仅参与了中药材种植,还成为了光伏发电项目的受益者。

5. 社会效益:项目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,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。

总之,临海农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政策、技术、产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光伏产业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,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台州新闻网是台州地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,提供台州民生新闻,台州热点新闻,台州时政新闻